年尾歲首 老年人起居飲食有講究
紅網(wǎng)時刻1月26日訊(通訊員 陳雙)年尾歲首,時值24節(jié)氣中的大寒至立春時節(jié)。冬季與春季交替之際,陰寒之氣力度雖將削減,但陽氣剛開始緩緩升發(fā),氣溫仍然較低,很多地區(qū)還是雨雪冰霜覆蓋,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中風、心梗、胃病及糖尿病等,仍為多發(fā)、肆虐之時;風濕骨痛、皮膚瘙癢之癥也不少見。老年人大多因生理機能衰減,抗病能力降低,較易讓病邪中招。
加之時處年關(guān),即小年、春節(jié)和元宵節(jié)期間,家人團聚,合家盡歡,喜慶酒宴,美酒佳肴,在當代美滿生活中更是較為普遍之事。此時部分腸胃消化吸收能力稍差的老人,可能會出現(xiàn)消化功能障礙;飲酒過頻過量的人出現(xiàn)血壓升高,過食油膩會出現(xiàn)血脂或血糖升高的可能。
那么,年尾歲首老年朋友在起居、飲食、情志等方面有哪些講究呢?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主任藥師劉紹貴給大家詳細介紹。
謹守“養(yǎng)藏之道”
年尾歲首,雖為除舊布新、冬春交替之際,但陰寒仍然較盛,即便進入初春,仍多乍寒乍暖,溫差較大,升發(fā)之陽仍未完全升出地面,其時令的養(yǎng)生要點仍應以“溫陽斂精,養(yǎng)精蓄銳”為主,謹守“養(yǎng)藏之道”。此時若不注意斂陰護陽,益腎蓄精,損傷了腎中陽氣,仍會影響春天的升發(fā)能力,損害健康。
“防寒保暖,去寒就溫,無泄皮膚”,防氣亟奪。尤其應注意頭部、背部、腹部和腳的保暖。頭為諸陽之會,人體手足三陽經(jīng)均聚會于頭,而頭部暴露,易受風寒之邪侵襲。背為“陽脈之?!?,主人身之表,而背亦易受寒。腹為脾胃所居之地,系“后天之本”,主管人的消化吸收。腳為人體的第二心臟,“寒從腳起”婦孺皆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如室外陽光燦爛,氣溫較暖和時,應爭取外出曬曬太陽,晚上臨睡前可用水溫適宜的熱水泡泡腳,以溫暖足底血脈,扶陽御寒。
保證充足睡眠
首先是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因為睡能還精,睡能養(yǎng)氣,睡能健脾益胃,強筋堅骨。按時作息,按時睡覺在一般情況下,尚容易做到,但在年尾歲首時節(jié),由于既要備年、忙年、又要走親訪友,喜迎賓客,參加喜慶酒宴,增加娛樂活動,除夕之夜很多地方還有“守歲”熬夜,牌桌上智決輸贏的習慣,有的甚至通宵不眠。作為老年人,特別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絕不應勉為其難,勤為應酬,一定要見機抽身,及時退場休息,保證每晚6—7小時睡眠。即使除夕之夜,也應盡量爭取在晚上12時左右睡覺。清代著名養(yǎng)生學家曹庭棟、李漁等人介紹了老人睡眠時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促進和提升睡眠質(zhì)量的許多好方法。當代的養(yǎng)生大家馬有度先生表示睡眠作息應遵循常規(guī),才能保證身心健康。
勿忘“飲食有節(jié)”
年尾歲首,雖有多種瓊漿玉液和美酒美食可飲可餐,糖果、糕點及各類堅果和水果琳瑯滿目,其誘食力不小,但一定要定時定量,有所選擇,切不可忘記“飲食有節(jié)”之誡。謹記以飲食清淡為宜,少食膏粱厚味及油膩、甜食。除定量食入少量水果之外,盡量少食其他零食。尤其是身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痛風及癌癥等慢性病,盡管在節(jié)日期間也不宜在親朋好友的敬酒聲中開禁,更不可豪飲。在食物的選擇上應輔以溫陽散寒、補虛益血、涵養(yǎng)精氣為要??蛇x用當歸生姜羊肉湯、紅燒驢肉、冬筍炒肉、生姜或胡椒煨雞、清炒黃牛肉、花生紅棗燒豬腳、雞蛋及多種魚類,還有紅棗梗米粥、枸杞菊花粥、山藥薏米芡實粥等有益于調(diào)補的食療粥。蔬菜應主選白蘿卜、胡蘿卜、大白菜、小白菜、花菜、包菜等居家常食品種。
動靜結(jié)合
年尾歲首,歌舞升平,熱鬧非凡,易于興奮或情緒不穩(wěn)定,老年人應注意于鬧中求靜,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平和心氣,恬淡以養(yǎng)其心,虛無以全其神。神亂則血脈亂,神和則血脈安,所以控制情緒、平和心態(tài)、調(diào)養(yǎng)心神、順其自然,在任何時段和時節(jié)均是老年人養(yǎng)生保健的第一要務。年節(jié)期間老年人可以抽時間練一練靜坐吐納功,端坐,閉目,使精神進入寧靜狀態(tài),慢慢調(diào)節(jié)呼吸,同時右手順時針輕摩心臟,按摩36圈。此法利于老年人穩(wěn)定情緒、調(diào)養(yǎng)心神。
年尾歲首,親朋聚首,圍坐時間較多,但不宜忘了必要和適當?shù)膽敉饣顒?。“動則陽氣升”,身體發(fā)熱,水谷得消,氣血運行輸布暢通,神清氣爽,筋骨活動才能自如。老年人多有手足欠溫的情況,適度運動可使陽氣充實于四肢,感覺全身都溫暖,散步、走路、健身操、打太極拳或廣場舞等都是非常適合老年人的運動。
責編:周曉明
來源:紅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