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生服務 消費維權 加拿大鵝退貨政策引爭議 輿論怒批“雙標”

加拿大鵝退貨政策引爭議 輿論怒批“雙標”

2021-12-07 09:31:32 紅網時刻

近日,加拿大鵝因“雙標”退貨政策引發(fā)輿論熱議,其合理性與公平性受到外界質疑,迅速登上熱搜。在微博,#加拿大鵝規(guī)定中國門店不得退貨# #加拿大鵝為何對中國消費者另眼相看# #加拿大鵝暴跌#等話題閱讀量近9億,“不得退貨”“暴跌”“維權”“雙標”等關鍵詞迅速成為輿論熱議的熱點。

“不得退貨”引爭議

近日,上海賈女士在上海國金中心商場“加拿大鵝”專門店,購買了一件羽絨服,價格為11400元。回到家中后,發(fā)現(xiàn)商標竟然繡錯了,并且衣服縫線粗糙、異味明顯。維權過程中,賈女士先是遭遇“中國門店售賣的貨品均不得退貨”等歧視性條款,后又因被要求出具質量檢測證明而陷入僵局。

質量差卻拒不退貨,加拿大鵝的“傲嬌”做派引發(fā)網友連連質疑。網友紛紛吐槽加拿大鵝這些條款是霸王條款,有問題也不能退貨,是公然“鵝”人,國外品牌進入中國應該尊敬中國的消費者,不能凌駕于中國的法律,加拿大鵝的火熱并非質量優(yōu)于其他品牌,目前很多國產品牌的羽絨服性價比更高,呼吁支持國產品牌。

12月1日上午,加拿大鵝通過微博發(fā)布回應聲明,表示加拿大鵝中國門店《更換條款》中第一條的含義為:在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所有中國門店售賣的產品可以退貨退款。對于回應聲明,網友并不買賬,認為回應態(tài)度傲慢,不尊重中國消費者。

當日下午,上海市消保委約談加拿大鵝,加拿大鵝公司對于《更換條款》的具體的含義,包括跟實際操作的相匹配度并不是非常明確,消保委要求其在12月2號中午前提交《更換條款》的正式說明。

12月2日,上海消保委人士提出質疑:為何在加拿大鵝全球官網上購物是30天無理由退貨,而在中國執(zhí)行的是7天?加拿大鵝這種雙標做法,引起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不滿。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表示,任何品牌在消費者面前都沒有特權。若說一套做一套,動輒以大牌自居,擺傲嬌、秀優(yōu)越、搞雙標、玩歧視,高高在上,店大欺客,必將失去消費者信任、被市場所拋棄。

當日,加拿大鵝公司派人到上海消保委遞交了材料,說明材料除了再次強調中國門店可以退貨以外還說明了7天無理由退貨政策等。但對于本次退貨門事件的問題只字未提,對消保委提出的問題沒有明確答復,消保委表示將繼約談。

12月2日下午4點半,賈女士來到了上海國金中心加拿大鵝專門店,與店長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溝通后,目前門店終于同意對羽絨服進行退貨退款。

媒體相繼發(fā)聲 不尊重中國消費者必將被拋棄

針對“加拿大鵝”的“霸王條款”,重量級媒體紛紛表態(tài),措辭嚴厲,表示無視消費者合法權益最終只會是“一地鵝毛” ,不尊重中國消費者必將被拋棄。

人民日報評論,任何品牌在消費者面前都沒有特權。分享中國市場紅利,就應該把精力花在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上,店大欺客必將被市場拋棄。

新華社評論稱,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從來不是哪一個商家自己推出“霸王條款”就可以左右的。想要在中國市場上獲得認可,無論是加拿大鵝還是哪國的鵝,都需要明白:只有拿出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給予消費者足夠的誠意和態(tài)度,才能立足。

央視網評論稱,對加拿大鵝們玩的“雙標”戲法,法律就不能慣著,而是應該保障消費者在合理合法情況下“想退就退”的權利,不姑息品牌方在不合規(guī)基礎上“想不退就不退”的豪橫。

央廣網評論稱,現(xiàn)在,中國國產品牌羽絨服早就用質量和設計“揚帆出?!?,如果“加拿大鵝”還迷失在自我遐想之中不思進取,那么剩下的只能是“一地鵝毛”!

新京報評論稱,這種“離柜概不負責”式的霸王條款,不僅為我國法律法規(guī)所不容,且隨著國內消費市場日趨成熟,不難預見,加拿大鵝會在消費者“用腳投票”的過程中收獲怎樣的結果。

紅網評論稱,如果加拿大鵝繼續(xù)錯而不改,不懂得主動爭取口碑,端著一幅架子,就難以讓顧客將利益喂到嘴邊。

國際品牌雙標現(xiàn)象頻出

近年來,隨著中國消費力的不斷增強,不少國際品牌紛紛落戶。一些國際品牌卻對中國消費者采取國內國外的區(qū)別對待現(xiàn)象屢見不鮮。

據了解,LV在中國市場的退換貨政策中,消費者取消訂單、退回產品并解除合同時間為7天,而在美國和英國為30天。Gucci在中國市場的退換貨政策中,消費者解除合同時間是14天,英國為30天,美國為45天。

在食品行業(yè)中也不乏雙標案例。此前,聯(lián)合利華夢龍雪糕因國內外用料不一致被消費者質疑。在中國的夢龍冰淇淋原料是大比例食物油和少量奶粉,即植脂型冰淇淋,而歐洲版本的則是牛奶制成。

此外,宜家家居公司日前宣布,將對美國及加拿大市場召回3560萬個“奪命抽屜柜”,但是此次召回的范圍僅限于北美地區(qū),而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同樣產品,卻不在召回之列。

快消行業(yè)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認為,外資品牌尤其是一線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帶有傲慢之態(tài),這也體現(xiàn)了這些品牌對中國市場的不了解。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以及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強,外資品牌必須要重新認識中國市場,做到真正為消費者服務。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國潮崛起,國貨在品牌、質量、設計上都有了大幅提升,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很多已在國外品牌長期盤踞的高端消費市場取得突破。而我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也更加理性,洋品牌早已“走下神壇”。中國消費者完全有底氣化被動為主動,要求國際品牌提高中國消費者待遇“水位”,乃至進一步以中國市場為標桿,成為他國對齊的標準。

責編:楊雅婷

來源:紅網時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