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風險提示
當前氣溫適宜,雨水充沛,野生蘑菇生長旺盛,容易發(fā)生誤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為有效預防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發(fā)生,確保公眾飲食安全。婁底市市場監(jiān)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為了生命安全,千萬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不買、不賣不明品種、不明來源野生蘑菇,確保不發(fā)生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
一、野生蘑菇種類繁多——難分辨
我國野生蘑菇廣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蘑菇種類繁多,超過3.6萬種。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但毒蘑菇也達48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種! 普通人難以準確鑒別區(qū)分有毒蘑菇和無毒蘑菇,鑒別需要具備專業(yè)知識并借助專業(yè)設備。此外,無毒的蘑菇會與有毒的蘑菇混生,外觀相似,極易誤采誤食,導致食物中毒。
二、野生蘑菇中毒——嚴預防
1.不采摘:廣大群眾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一時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
2.不購買:勿在路邊攤購買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3.不食用: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消費安全。
4.勤查驗:各類餐飲單位、食堂等食品經(jīng)營者要嚴格把好原料進貨關,并做好原料進貨登記臺賬。各類單位食堂,尤其是學校食堂嚴禁采摘、采購野生蘑菇,嚴禁使用野生蘑菇作為食品原料。
三、野生蘑菇中毒——速就醫(yī)
不同種類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癥狀也不同。中毒種類有胃腸中毒型、神經(jīng)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與循環(huán)衰竭型、光過敏性皮炎型等,其中以胃腸中毒型最為常見,主要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全身無力,嚴重者甚至休克,危及生命。有毒野生蘑菇中毒癥狀復雜,治療尚無明確特效解毒劑,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現(xiàn)不適癥狀,應盡快催吐、立即就醫(yī)(如有剩余,最好帶上蘑菇樣品)。
四、野生蘑菇中毒——強防控
各級市場監(jiān)管部門和有關單位,應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廣而告之公眾,不要隨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嚴禁學校食堂、單位食堂、大型會議活動等集體用餐及配送單位采購、制售野生菌類。
食品經(jīng)營者不得采購、加工、銷售野生菌。
農(nóng)村自辦群體性宴席舉辦者不得采摘、購買、加工、食用野生菌。
五、野生蘑菇中毒——有誤區(qū)
誤區(qū)一:顏色鮮艷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無毒。根據(jù)顏色與形狀并不能簡單區(qū)別蘑菇是否有毒,比如雞油菌、褶孔牛肝菌顏色鮮艷,卻美味可食用;“長相平平”的灰花紋鵝膏菌則有劇毒。
誤區(qū)二:長在潮濕地方的蘑菇有毒,長在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其實不然,有些長在松林中的鵝膏菌、口蘑、紅菇也是有毒蘑菇。
誤區(qū)三:蟲咬過的蘑菇無毒。專家表示一些有毒蘑菇成熟后同樣會長蟲。
誤區(qū)四:用銀器可試出毒蘑菇。個中緣由是蘑菇毒素多為生物堿,因而不能與銀器發(fā)生化學反應。
誤區(qū)五:高溫煮熟就沒有毒了。由于毒蘑菇的毒素穩(wěn)定耐熱,專家表示一般烹調(diào)方法無法消除毒性。
責編:楊雅婷
來源:婁底市場監(jiān)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