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事聚焦 [省內(nèi)] 芙蓉國評論丨常在河邊走,就要不濕鞋

芙蓉國評論丨常在河邊走,就要不濕鞋

2024-01-19 17:58:46 新湘潭客戶端

文/宋定一    

2024新年伊始,各地領(lǐng)導干部落馬消息頻發(fā)。對此,有人戲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對此,筆者不敢茍同,覺得“常在河邊走,就要不濕鞋”。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是一句諺語。意思是,經(jīng)常在河邊走路,哪有鞋子不沾泥帶水的,比喻長期在不良環(huán)境中生活,免不了要染上惡習,或長期干危險營生,免不了要出婁子。

這句諺語體現(xiàn)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相似。但是環(huán)境對一個人來說只是外因。內(nèi)因才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外因只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nèi)因才能起作用。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初心使命,黨除了謀求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這是我們黨的性質(zhì)所決定的。作為人民公仆的黨員干部,理應秉承“權(quán)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執(zhí)政理念,忠于黨、忠于人民,面對“圍獵”,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拒腐蝕、永不沾。

能否做到“常在河邊走,就要不濕鞋”,關(guān)鍵的一條就是戒“貪欲”?!豆袤鸺分性疲骸熬庸偎圆荒芮灏渍撸视杉胰讼采莺贸奘谷灰?。中既不給,其勢必當取于人,或營利以侵民,或因訟而納賄,或名假貸,或托姻屬,宴饋征逐,通室無禁,以致動相掣肘,威無所施?!币馑际钦f,身居官位不能清白的原因,一般是由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家里既然不能滿足欲望,勢必要向他人索取。有的人謀求私利以至侵擾百姓,有的人憑借訴訟而收取賄賂,有的人利用官府的名義借貸,有的人假借有親屬關(guān)系宴請饋贈而巧取豪奪,對全家沒有約束,以對于官員動不動就被家人牽制,權(quán)威無法施展。

“廉者,政之本也?!鼻逭疂崳菫楣僬邚恼幕疽?,也是檢驗一個黨員干部能不能抵得住誘惑、守得住規(guī)矩、履行好職責的試金石。大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彰顯了寧折不彎的清正氣節(jié);丞相公孫弘蓋布被、食粗糧,詮釋了清廉儉樸的為民平色;文學家司馬遷大義退玉璧,留下了“人品貴在無瑕”的廉潔佳話……

“貨財行于國,則法令毀于官?!笨v觀歷代王朝之亂治,橫覽數(shù)國執(zhí)政之興衰,貪腐、賄賂始終是官場的一大頑疾,也是歷代吏治的核心內(nèi)容。如果貪污賄賂之風盛行,那么法律政令就會形同虛設,就會混濁仕風,危及政權(quán)。

黨員干部面對“圍獵”,有沒有“守之則身安”的定力?定力如山才能不迷失方向。定力好比“定海神針”,讓人穩(wěn)得住心神、守得住底線、防得住“圍獵”、站得住腳根、挺得起腰桿。正以心為平,修身以為基?!盀槊駮洝编嵟嗝褶k事公正,“不給別人一點送禮的理由,不給自己半點腐敗的念頭”;軍中“金牌審計師”陳玉晉不怕考驗,“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寸方規(guī)”……他們皆是保持定力的典范。律己再難,也是一種理性自覺,是有效預防“精神塌方”的良方。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諄諄告誡全黨:“所有領(lǐng)導干部都必須把反腐倡廉當作政治必修課來認真對待,決不能把權(quán)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shù)人私利的工具,永葆共產(chǎn)黨人政治本色。”在作風問題上,起作用的是黨性,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古人說:“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黨員干部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正確對待自己的名利得失,屬于自己的再多也可以拿,不屬于自己的一分一毫也不能貪,以自己黨性的堅定和政治上的清醒,保人生道路上的平安。

新長征路上,我們應時常想起《長征組歌》中的這句歌詞:“只要我們理想信念的旗幟永不褪色,我們勇毅前行的步伐就永不會懈怠?!?/p>

責編:康玉潔

一審:熊敏

二審:羅曦

三審:朱憲章

來源:新湘潭客戶端

返回頂部